充电宝上飞机的隐患与规定:多起火灾事件引发的关注


时间: 2025-04-13 05:06:08 |   作者: 化妆水类

  在近期的一系列飞行事件中,充电宝引发的客舱起火事故似乎成为了焦点。这一现象不仅让乘客惊恐不已,也引发了各大航空公司对充电宝使用的严格规定。从3月15日起,泰国航空宣布全面禁止在航班上使用充电宝或备用电池,并禁止在飞行中为这些设备充电。而新加坡航空则在其社交平台上宣布,从2025年4月1日起,要严格禁止在飞行过程中使用飞机上的USB接口为充电宝充电。这样的严厉措施无疑是对近年来频发的充电宝引发火灾事故的直接回应。

  充电宝作为便捷的小设备,让我们大家可以在旅途中保持手机等电子科技类产品的不断电。然而,带着热情,却可能伴随隐患。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2014年发布的相关规定,持有充电宝的乘客一定要注意:额定能量在100Wh(瓦时)以下的充电宝可以无需航空公司批准而直接携带;而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充电宝,则需要航空公司的特别审批。显然,任何超过160Wh的充电宝都是被禁止携带上飞机的。此外,民航局的规定明确,充电宝在飞行过程中是禁止用来给电子设备充电的。

  尽管许多乘客在飞行前或飞机滑行时会稍显松懈,认为在此阶段能够正常的使用充电宝,但是航空公司对充电宝的使用规定十分严格。例如,南方航空的客服明确说,在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充电宝是不可以使用的。同样,中国国际航空和厦门航空也严禁在飞行过程使用充电宝,确保飞行安全。

  如果我们回顾这些关于充电宝的事故,就会发现诸多令人不安的事实。今年2月19日,来自菲律宾长滩岛的一架航班中,就因为乘客的充电宝爆炸而不得不备降香港机场,机舱内满是浓烟,这一事件让人重新审视了充电宝的安全性。1月28日,在韩国釜山金海机场,另一架航班因乘客充电宝引发的火灾严重毁损飞机,这些事件都在提示我们,充电宝的隐患不容小觑。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教授许凌洁指出,充电宝使用的主要风险在于其内部的锂电池,尤其是在收到外部作用力影响,如过度挤压或者短路,很可能会导致火灾甚至爆炸。在这种情况下,航空公司的安全措施显得很重要。也因此,民航局规定所有充电宝必须贴身携带,而绝对不允许放入托运行李中,是因为行李箱内部的环境变化可能会增加充电宝自燃的风险。

  那么,当乘客在航班上违规使用充电宝可能会是什么后果呢?许凌洁教授表示,如果在飞机上违反了相关规定,旅客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特别是对于引发事故的行为,涉事旅客需要承担民事赔偿相应的责任。如果情节严重,甚至有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当前,随着航空旅行的普及,关于充电宝的安全问题被慢慢的变多的舆论所关注。不仅是航空公司,更是所有乘客的共同责任。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在飞行过程中使用充电宝是至关重要的,遵守规定不仅能保护旅客自身的安全,同时也能为确保航班的安全运行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科技的持续不断的发展,便携式充电设备的技术也在慢慢的提升,慢慢的变多高标准的锂电池正在问世,它们为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然而,在飞机上的使用依然需要政策的健全与乘客的自律。未来,航空公司、相关监督管理的机构需要一起努力,更新并完善关于充电宝的乘机规定,以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只有通过普及安全知识,加强用户自我约束,才能确保每一次安全飞行,保障每位乘客的安全。

  充电宝作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小电器,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提醒我们不可掉以轻心。每一次旅行都必须要格外注意安全,只有遵循规定,才能让我们安心享受美好的旅程。因此,下次乘坐飞机时,记得将充电宝放好,确保在飞行过程中完全关闭,遵守航空公司的各项规定,确保您和其他乘客都能有一次愉快而安全的飞行体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多起客舱起火事件或与充电宝有关充电宝“上飞机”有哪些规定?

下一篇:澳大利亚留学 生活中的这些事也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