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4月28日晚),随着水羊股份发布2024年财报,至此,国内主要美妆上市公司去年业绩已全部公布。美妆网也根据披露的公开财务数据梳理出了2024年的国内美妆企业TOP10榜单,从中窥见国货美妆当前现状及趋势走向。
从营收来看,珀莱雅依旧断层领先,成为首个破百亿的国货美妆。自2017年珀莱雅上市以来,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八连涨”。在跨越百亿门槛之后,珀莱雅已经正式定下了“双十”战略愿景——“未来十年跻身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这也代表着珀莱雅至少要保持两位数的年复合增长率,年营收规模将超过500亿元,才能在10年内进入全球前十。
营收同比负增长的企业为上海家化、水羊股份、逸仙电商和华熙生物,其中华熙生物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跌31.62%。
从净利润来看,巨子生物成2024年国货美妆TOP10中最赚钱企业。在赚钱能力方面,巨子生物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涨42.4%至20.62亿元,虽整体营收不及珀莱雅、上美股份等企业,但净利润是珀莱雅的1.3倍、上美股份的2.6倍、贝泰妮的4.1倍。从巨子生物的财报数据分析来看,2019年至2024年,它的毛利率一直稳定在80%以上,在国货美妆TOP10中的排名也从2023年的第7名上升至2024的第5名。
但同时,贝泰妮、上海家化、水羊股份净利润同比2023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上海家化下滑幅度超260%,在林小海上任之后,上海家化迎来了全面的战略调整,这些调整措施导致其短期出现了巨额亏损。不过正所谓去腐才能生肌,刮骨方可疗毒,虽然短期业绩承压,但上海家化的多项经营指标已佐证其在好转。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较期初减少34.3%,存货较期初减少13.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73亿元,比2023年猛涨164.9%。
如果要问哪个集团在2024年的涨势最为迅猛,那非上美股份莫属。2024年,上美股份实现盈利收入67.93亿元,同比大涨62.10%;净利润更是同比大涨74%至8.03亿元,成为前十榜单中唯一一个营收利润均实现60%以上增长的企业,其排名也直接从2023年的第5名跃升至2024的第2名。
此外,不难发现,“50亿级”实际上已成为本土美妆上市企业入围TOP5的准入门槛;在2023年TOP5的门槛尚且停留在40亿的位置。显然,头部国货美妆企业的总体规模正在持续扩大。
2022年至2024年,位居TOP10企业的最低营收分别为17.32亿元、22.26亿元、25.69亿元。本土上市美妆企业上榜“前十大”的准入门槛也在逐渐抬高至25亿级。
我们能够正常的看到,国货美妆的头部排名变动慢慢的变快,国货美妆“近身肉搏”的白热化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
从品牌来看,头部国货美妆企业中已诞生多个“超级品牌”。珀莱雅主品牌营收已过85亿元,即将冲击百亿目标。
而在50亿元以上的超大规模品牌中,也跑出了韩束这个高增长选手。韩束是继珀莱雅之后的国货“领跑者”代表,年营收飙升80.9%至55.91亿元。薇诺娜年营收49.09亿元、可复美45.42亿元,进入40亿美妆阵营。
2024年毛戈平营收38.85亿元,不过并未公布各品牌具体的营收情况。从营收构成上看,同名品牌MAOGEPING一直是绝对的营收大头。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MAOGEPING的营收占比一直稳定在90%以上,以此推断,2024年MAOGEPING品牌营收至少在35亿元以上。这也弥补了2024年国货美妆上市企业里“无30亿级到40亿级品牌”的空白。
彩棠也成功进入“10亿俱乐部”,福瑞达旗下的颐莲、丸美生物旗下的PL恋火和巨子生物旗下的可丽金离10亿只差临门一脚,均成为各大集团第二增长极。
究其背后原因,在“核心技术及成分带动大单品、大单品带动核心品牌”的逻辑下。珀莱雅、韩束、薇诺娜、可复美、丸美等品牌已经培育出一批强势且有代表性的单品。大单品战略不仅撑起各公司业绩的大半边江山,更向消费者塑造出国货美妆长期品牌认知力。
头部企业们孵化的“新品牌”也颇有成效。例如,珀莱雅旗下主打快时尚彩妆的原色波塔,同比增长138.36%至1.14亿元,其高端头皮护理品牌OR的增速也高达71.14%;上美股份旗下的newpage一页以146.3%的增幅,为集团贡献了3.76亿元的营收;除了主品牌薇诺娜,贝泰妮还再造了一群“薇诺娜”,旗下另两大子品牌——专注婴幼儿肌肤护理的“薇诺娜宝贝”,以及串联医美和家美的全程抗衰品牌“AOXMED瑷科缦”,都取得了两位数高增长。
近年来,中国美妆企业在品牌矩阵构建与差异化赛道布局上取得显著突破,通过技术创新、精准定位和多维战略推动国货品牌崛起。
从渠道布局来看,线上仍然是大部分企业营收增长的关键。过去一年,珀莱雅、上美股份、贝泰妮、毛戈平、丸美股份在线%。
在美妆网统计的8家企业中,除了上海家化和毛戈平之外,各公司的线上渠道依旧是营收的大多数来自。其中,珀莱雅、上美股份、水羊股份的线%。
珀莱雅线%,线上渠道销售额突破百亿;上美股份线%,线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1.28%,抖音销售额14.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06%。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抖音成为水羊股份最大的销售经营渠道。
上海家化、毛戈平目前线下的销售渠道占据较大比重。这或许也和毛戈平早年的发展路径有关。相较于其他依赖线上渠道的品牌,毛戈平成立于更早的2000年,在还以百货类商业为主的年代,毛戈平就已确定进入各大线下柜台。时至今日,毛戈平在线下范围实力强劲。
毛戈平在财报中表示,线下渠道业绩的增长主要是由于2024年毛戈平加大了销售及营销力度,每个专柜的平均销售额增加。2024年,毛戈平持续开拓高端百货渠道,新入驻了武汉SKP、成都SKP、杭州大厦等高端百货商场。
经过多年铺陈,上海家化的线下渠道已较为完善,扎根深、覆盖广,林小海上任上海家化“操盘手”后,重点瞄准线上,上海家化祭出突破兴趣电商,发展新兴电商,稳固平台电商“三板斧”,同时,在线下渠道也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性调整举措:降低了百货渠道的社会库存水平,关闭了经营效率低下、持续亏损的门店,将部分线上经销业务由代理模式转为自营模式,强化了对终端市场的把控力。
上海家化指出,这些调整措施虽然在短期内对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从战略层面来看,将为公司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渠道体系奠定基础。对于接下来的业绩,林小海预计,上海家化在2025年力争营收重回两位数增长。
如今美妆行业竞争加剧,处于从流量红利到技术壁垒过渡的关键期,“科技支撑”正在成为慢慢的变多企业的共识。
从10大国货美妆上市企业的研发费用能够准确的看出,国货美妆正加大投入,以期强化科研这一核心竞争力。
国货美妆TOP10中,珀莱雅、上美股份、上海家化、巨子生物、水羊股份、毛戈平、丸美生物、华熙生物等8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比增加,总计投入超17亿元。从表中能够准确的看出,珀莱雅、上美股份、巨子生物、毛戈平、丸美生物等研发费用均呈双位数增长。
华熙生物以4.66亿元的研发投入、8.68%的总营收占比成为“最舍得投入研发”的企业;贝泰妮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同样高达5.14%。2024年贝泰妮加速了新原料备案成分,新增化妆品新原料备案9项,累计12项,完成43项化妆品原料自主研发,获授权专利88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39项、外观专利27项;参与发布国家标准4项、团体标准13项,奠定了其在护肤品行业的技术标准话语权。
近几年逸仙电商研发投入水平尽管在金额上有所下滑,但在总营收占比层面保持了超3%的行业领先水平。从转型的角度来看,该研发投入有望将继续支撑逸仙电商创新研发产品,完成周期穿越。
2024年,国货美妆通过原料领域的核心专利成分,打造超级大单品,深耕客户心智,已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战略路径。要想占领更大的市场,国货美妆必然要从代工走向自研,从模仿走向创新,从产品走向品牌,技术壁垒的构建正成为企业生存分水岭。
中国香妆协会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品牌的交易额占比为52.22%,首次超越外资品牌;2024年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充到55.2%。近年来国际大牌增长遇阻,国货美妆“逆袭”成新生力。
在近日WWD发布的全球美妆百强名单中,有11家中国美妆企业上榜,分别是珀莱雅、上美股份、贝泰妮、自然堂、毛戈平、橘宜、逸仙电商、上海家化、丸美、华熙生物以及花西子。其中,珀莱雅、上美股份、橘宜和丸美的排名都有所上升。国货美妆不仅在国内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也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写全球行业版图。
今年国货美妆或将保持这一势头,迎来新的突破。根据多家证券机构预测数据,珀莱雅企业或将于2025年成功突破124亿元。
此外,根据预测,上美股份或能突破85亿体量,巨子生物或迈进70亿规模,贝泰妮、上海家化或将于今年成功跨过60亿门槛。这或将意味着国货美妆TOP5门槛即将提升至60亿级别。
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的美妆市场,或将呈现“国货主导细分赛道、外资聚焦高端领域”的共生格局。唯有持续创新、敬畏市场规律的玩家,才能在这场变革中立于潮头。长期资金市场的青睐将加速行业“洗牌”,推动头部品牌向“全球化美妆集团”进化。